三年前也是這樣。
那年我在現(xiàn)場,還沉浸于悲傷中時,見燈光一閃,一群媒體已經(jīng)沖了進來。
「你好女士,作為高考失蹤案的家屬,您對自己弟弟不堪壓力自殺有什么看法嗎?」
「您平時在家與他相處如何?為何沒有提前發(fā)現(xiàn)他的自殺意圖并及時挽救呢?」
我還沒來得及開口,就被警察擋在身前。
「這里不是你們胡來的地方!家屬現(xiàn)在情緒不穩(wěn)定,你們就這么著急吃人血饅頭嗎?!」
被警察這么一吼,圍觀群眾和媒體都紛紛作鳥獸散,只留我們一家呆滯地望著弟弟的尸體。
可是后來,那日媒體拍到的片段流出,我們一家被塑造成了生前苛刻對待弟弟導(dǎo)致其自殺,死后又甩鍋給ktv要賠償?shù)某髳鹤炷槨?/p>
連爸爸去ktv圍毆他的服務(wù)生們都扮作一副為難的模樣在鏡頭下開口:
「一開始沒想動手的,是那個男的說我們害死了他兒子,接著就躺在地上耍無賴,我們好心拉他起來才不小心踩到的…」
輿論不斷發(fā)酵,霍家又添油加醋放出那日上門賠償被嫌棄錢不夠的重磅新聞。
網(wǎng)友的討伐接踵而至,有些甚至查到我家的信息,不停給家里和醫(yī)院送花圈。
「這年頭什么父母都有,自己逼小孩就算了,壓力大自殺了不去找自己的原因,還怪人家?!?/p>
「估計早就計劃好了吧,那死的高中生是不是自殺還不一定呢…」
醫(yī)院迫于壓力,找了很多次媽媽要她轉(zhuǎn)院治療,可是后來無論去到哪,周圍人都用異樣的眼光打量著我們。
媽媽便是在這樣壓力下結(jié)束了生命。
望了望樓下,已經(jīng)有幾個媒體圍在院外,估計就等著拿第一手熱點新聞。
不過這次,我不會讓他們得逞了。
把手機開機,立馬一個電話打進來,手滑按了接通「你好文女士,我是藍星新聞的記者…」
不等他說完我便直接掛斷,艱難地屏蔽所有陌生號碼后,才撥通報警電話。
「喂你好是110嗎?我家樓下有人聚眾鬧事影響治安?!?/p>
給警察說明事情緣由后,很快門口的記者就被疏散了。
來的警察我熟悉,正是三年前擋在我身前疏散圍觀群眾和媒體的那個人。
警察叔叔看著面相兇殘,實則是一個憨厚樸實的大叔,知曉我那年的慘痛經(jīng)歷,幫襯著我給父母和弟弟下葬,我也很感激他。
見到我本人后拍了拍我的肩,「小姑娘年紀(jì)輕輕的,可不要做傻事。」
「我知道你對當(dāng)年的結(jié)果不滿,可是這么多年過去了,要找到真相,可是難上加難啊。」
我輕笑了一聲,「放心吧叔,我已經(jīng)放下了。」
向他再三保證后,警察叔叔終于放心離開,走時對我說,「我知道你是好孩子,網(wǎng)上那些風(fēng)言流語不要在意,好好生活吧?!?/p>
心里一酸,父母和弟弟離開后我孤身一人,已經(jīng)很久沒有人這樣安慰過我了。
書友評價
非常喜歡《輿論覆舟》這部小說,作者佚名可謂是妙筆生花,給人一幅幅身臨其境的畫面感,更是讓讀者深深感到自己就是故事的主人公,非常值得推薦!